第266章 初代网红

  元宵节过后。

  学生们开始陆续返校。

  燃雪网的订单逐步回升至寒假前的八成左右水平。

  身穿暗红色前后印有‘财大·燃雪创联’配送服的配送员,每到饭点又穿梭在财大周边的大街小巷。

  网站也悄然升级。

  软硬件投入约10万。

  年运维成本增至约20万。

  新增燃雪网BBS论坛。

  已可承受日均5万浏览量且BBS论坛同时支持2000人在线。

  之所以没有一步到位,直接推出类似搜狐、新浪、网易那样的门户级论坛。

  一是基于现有技术团队力量还是差了不少,自有论坛研发需要时间,采购中高端硬件也是一笔不小开支。

  互联网泡沫即将破灭,席卷全球互联网公司寒流来袭,正等着捡漏。

  在这个关键节骨眼,网站只能根据实际需求‘打补丁’。

  另一原因,燃雪创联依旧是套着互联网的皮,做着实体生意,通过线下引流反哺燃雪网,现阶段无需在网上大规模宣传引流。

  本着务实的原则。

  网站够用就行。

  曲强提议很不错,活动名字一换,由财大一家高校变成其它高校学生都能参与。

  不过以燃雪网当下的影响力,仅限于财大周边的几所高校,再远一些就没什么知名度了。

  想要覆盖全中海高校不现实。

  燃雪创联模特大赛正在紧锣密鼓筹备。

  市场部尚未谈下一家有影响力的服装品牌。

  经过全面调研。

  高校学生购买服装,对品牌依赖度低,女生略高于男生,大部分学生生活费每个月300到500这个区间。

  非常注重性价比。

  购物渠道以批发市场、街边小店为主,知名连锁品牌为辅。

  且与某家知名连锁品牌有过接触。

  对于网上打广告并没有兴趣。

  针对学生已经给出88折,再降低折扣力度会压缩利润,不留丝毫余地的拒绝合作。

  方燃根据市场部的反馈调研,全面叫停与连锁品牌服装的洽谈,燃雪网尚未有知名度。

  也未推出服装类‘到店服务’。

  连锁品牌服装依旧是传统思维,对互联网广告接受度极低,更倾向线下促销。

  谈下去只是浪费时间资源。

  随之将重点放在财大周边的服装店,核心则是直接跳至七浦路批发市场。

  千禧年年初。

  七浦路已形成商户超7000家、12个大型商厦的规模化市场集群,品类全、高性价比,成为长三角服装批发行业的核心枢纽。

  不仅仅是学生,社区居民、商务写字楼的白领,都将七浦路视为‘平价穿搭圣地’。

  论品类远超连锁品牌。

  且涵盖了各个年龄层穿搭需求。

  采用‘蛙跳战术’的好处在于,燃雪创联将会突破财大信任半径,燃雪网‘到店服务’业务逐步覆盖中海。

  即使七浦路批发市场距离财大较远。

  财大周边的网站注册用户购物频次不高。

  但中海其它区域的网站用户能够通过燃雪网的‘到店服务’,以庞大的客户群体弥补财大周边客户的低频购物。

  正因为七浦路批发市场商户太多。

  一家一家商户去谈太慢。

  光科普什么是‘到店服务’市场部的地推人员嘴皮子都得磨破。

  不需要也不可能全覆盖。

  先找几家知名商厦打个样板。

  以‘燃雪网独家推荐商铺’挂牌 + 集中流量扶持,快速验证 ‘线上引流——线下成交’模式可行性。

  大户室的大户葛勤再次发挥‘闻人’的人脉优势,由她牵线搭桥,再加上汤普森的洋面孔,以及财大背书。

  很快就谈妥新七浦、豪浦、超飞捷三家知名商厦入驻燃雪网‘到店服务’。

  商厦商户与网站合作免一个月广告费,‘独家穿搭供货+返点提成’模式,主打‘百元内全套搭配’。

  虽说商户以批发走量为主,但零售也是大头,免一个月广告费,单店月营业额≤5万元按8%抽佣,单店月成交额>5万元超出部分抽佣降至5%。

  衣服零售向来高利润。

  即使是百元内全套搭配依旧有30%左右的毛利率,扣除抽佣后单套净赚20-25元。

  而且又不用送货上门,等着顾客过来就行了,衣服卖出去才抽佣。

  真有点像是‘天上掉馅饼’。

 &em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