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40

r />   莫说胤祺听到后怎么想,皇太后和宜妃已经为他委屈上了。

  终究还是宜妃没有扛住压力,硬着头皮做了这个恶人。

  “胤祺,今日唤你过来,是有件事要与你交代。”宜妃清了清嗓子,一改往日风风火火的性子,声音发虚地说道。

  胤祺放下筷子,神色恭敬地聆听者。

  这让宜妃心里更是酸软,她温声细语地将那道士的话交代完了,越说声音越低,到最后的余音甚至低到微不可闻。

  果然是此事,那道玄的本事愈发大了,胤祺暗自赞叹着,脸上神色不变,只对着宜妃的吩咐点头应了。

  皇太后和宜妃本来担心胤祺不乐意,安抚的话想了一句又一句,却没想到胤祺如此平静地就接受了,皇太后和宜妃又是担心又是心疼。

  既担心胤祺阳奉阴违,又心疼胤祺迟迟不能有自己的子嗣。

  更忧心胤祺的后院起火。

  人家精心呵护着的姑娘,一朝嫁过来却要独守空房好几年,搁着寻常人家,气性大的闹一场回娘家也不是稀罕事,虽说胤祺是天家的阿哥,他福晋必不敢如此闹腾,但心里头气不过,胤祺的日子又如何能过得舒心。

  宜妃还是希望胤祺与他福晋能够和和美美的,能有个贴心人伴着,日子都能顺心不少。

  宜妃语气更加轻柔,她凝神思忖着,斟酌着与胤祺说道:“林姑娘是个好姑娘,她嫁给你却要受这个罪,你不许欺负她,我记得以前关外老家送了匣东珠过来,那般品相的珠子这两年已经没有了,一会儿你把那匣子拿走,去内务府让他们做成首饰,给林姑娘送过去。”

  皇太后也连连点头:“林家女儿教养得好,嫁给你是你的福气,我这里也有套首饰,适合你们年轻人戴,放我这儿也是落灰,一会儿你也拿回去。”

  胤祺不意居然还有意外效果,他笑着应了,又与皇太后和宜妃说了几句贴心话,趁着宫门还没下钥,双手抱满了东西,满载而归。

  出了宁寿宫门,天上已是漫天星辉,倦鸟归巢,呕哑嘲哳鸣叫的乌鸦,终于也沉默了下来。

  此时天色已晚,再去林府不太合适,胤祺沿着沉寂的宫道,往他的院子走去。

  夜间的紫禁城格外安静,长长的宫道只有胤祺一行人走过,脚步声踏碎一地寂寥,等胤祺回了院子,正是下钥时辰,只听见后头宫道落锁的声音此起彼伏。

  “五弟。”同住在宫里的大阿哥,神色复杂地看着胤祺。

  视线又在舞文和弄墨身上扫过,那俩精美的匣子收入眼中。

  大阿哥咬着牙,与胤祺寒暄着。

  大阿哥成婚日久,就连孩子都生了好几个了,还是与大福晋窝在宫中小小的院子里住,主子丫鬟那么多人,简直都要转不开身。

  饶是这样,康熙都没有想过让胤褆出宫开府。

  不知道是因为舍不得儿子,还是不愿意长大成人的大儿子离开他的视线。

  反而因为胤祺的成亲,皇太后不愿意让胤祺成亲后一家子挤在窄小的院子里居住,特意寻了宜妃,与康熙说了开府一事。

  康熙外有嫡母的嘱咐,内有宠妃的枕旁风,一来二去的,真松了口同意了胤祺开府一事。

  长幼有序,顺带着,前头几个兄长,除了太子,也都能搬出宫去。

  这份情,大阿哥不想领,但他从此事之中,瞧到了他这五弟潜藏的作用。

  若是这样的五弟能够为他所用,为他在皇阿玛面前美言,想必他取太子而代之的梦想,很快就能实现。

  胤祺并不知道胤褆心里头的盘算,若他知晓,只会回胤褆两个字:“做梦。”

  先不提胤祺脑子会不会这么不清醒,卷入夺嫡的争端之中,就只说胤褆想的那件事,就不可能存在。

  康熙对皇太后再孝顺,对宜妃再宠爱,也不会允许他们参与政治,更遑论夺嫡大事。

  别看康熙爽快答应了让胤祺出去住,捎带着也让其他阿哥得了实惠,但说破天去,这也只是后宅之事。

  更何况康熙也心知,他不可能让成年的阿哥长久住在宫里,难道规矩体统都不要了不成?更何况年幼的阿哥也在渐渐长大,南五所的院子就这么多,都要不够住了。

  几个大些的阿哥搬出去,也是给小的腾出了空地。

  反正,康熙最忌惮,也是最心爱的太子,一直在毓庆宫中,康熙的眼皮子底下。

  说一千道一万,胤祺对康熙的影响力,绝无胤褆想象的那么大。

  好在,胤祺还不知晓大阿哥的盘算,他只淡笑着等着大阿哥的下文。

  只见大阿哥哈哈一笑,大力拍在胤祺的肩膀上,胤祺微微皱眉,施了个巧劲,从大阿哥手掌下离开。

  大阿哥眼前一亮,他最是喜爱弓马娴熟之人,见了胤祺的身手,不仅不为胤祺躲开而生气,反而生出了较量之心,就连不得不向胤祺示好的憋屈之意都消了许多。

  他抚掌大笑:“好身手,五弟哪天有空,和我出去喝酒,我们好生比较一番。”

  胤祺无语地看着胤褆,他的婚期就在眼前,成亲零零碎碎的事情如此多,他每日为了成亲之事忙忙碌碌都只嫌时间不够,就连理藩院都只点个卯便离开,哪里来的时间与他喝酒。

  就他这个为人处世的能力,还想着将太子拉下马?康熙若将太子之位交给大阿哥,他就不是那个幼年登基,还能稳坐江山的铁血帝王了。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