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茶点?那是另外的价钱

  蓝田县一切欣欣向荣。

  俞翠山最近的辩论,更是让李北玄底气十足。

  第二天一早,就给弘文馆、翰林院、国子监,以及孔震下了拜帖。

  给国子监乃是武朝第一学府,姚简是教育一哥,内容更像是邀请函。

  里面说得情真意切,希望国子监的先生教授们,前来蓝田书院指导工作。

  其余三家就不一样了,更是一篇篇讨逆檄文,里面言辞激烈,杀人不见血。

  读书人约战,不像地痞流氓插架,他们都故作姿态,要表现出所谓的文人风骨。

  战书,惹来很多知名大儒的谩骂和问候,他们发誓要在辩论的时候,压得蓝田书院一辈子都抬不起头。

  弘文馆和孔家的精锐汇集蓝田,翰林院受制于国子监的压力,则是象征性地派出几名大学士。

  值得一提的是,这几位大学士家的崽子,都在蓝田书院读书。

  五军都督府的将领们也全都来了蓝田书院,他们都想看看自家的崽子能不能在校阅中一鸣惊人。

  心学相关的书籍,简直要卖爆了。

  为了赢得辩论胜利,文士名儒们都购买了相关书籍进行研究,希望找到心学的短板。

  几乎天下大半的文士,都不允许有新的圣人出世。

  一来是心学属于新学说分量不够,二来心学就是批判旧学,和旧学对立的。

  如果心学赢得胜利,他们这群大儒的颜面何存?

  钱伯瘟无愧于他的名字,把不要脸发挥得淋漓尽致。

  看检校可以,想辩论也可以,通通买门票。

  不管你是京城高官、知名大儒,还是才子佳人、秀才举人。

  没有一钱银子,休想进入蓝田书院。

  坐在椅子上,钱伯瘟面对乌泱乌泱的人群,一点儿都不打怵。

  五军都督府的将军和六部尚书们面面相觑:我们是过来检校的,还要花银子买门票?

  “别以为当官的就可以不花钱。别以为你是李爵爷的二叔,就可以免除门票。”钱伯瘟摇着羽扇,笑眯眯地看着六部尚书,“这个钱你们花的不冤枉,所有的门票钱会捐给书院的肆基金,肆基金会把善缘用来捐助贫困儿童读书,每年都会对钱财去向进行公示。”

  六部尚书听闻,竟然无力反驳,只能乖乖地掏了银子。

  随后就是五军都督府和国子监、翰林院,按照人头数量交了门票钱。

  孔府文士和弘文馆的文士们一脸懵逼,他们不想交钱。

  “一钱银子,你怎么不去抢?”

  “岂有此理,真是有辱斯文。”

  “我们都是读书人,是来参加辩论的,不是给你们捐款的。”

  一众文士叽叽喳喳,你一言我一语,恨不得用唾沫星子淹死钱伯瘟。

  “读书人就不用交钱吗?你们这群秀才举人,享受各种国家补助,还不用从事生产……你们不会穷得连一钱银子都拿不出来吧?”钱伯瘟故作惊讶,“没钱也没关系,可以去农家务工,挖一筐土豆或者摘一筐瓜果,就可以抵消门票钱了。”

  弘文馆馆主于百药气得吹胡子瞪眼,却一点办法都没有,周围杀气凛凛的锦衣卫看他们的时候眼睛都放绿光,巴不得找个由头把他们关进诏狱严刑拷打呢。

  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于百药不可能让孔府的文士掏钱,只能委曲求全道,“老夫乃是弘文馆馆主于百药,所有文士的门票钱弘文馆出了。”

  “好,感谢余馆主慷慨解囊,为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微薄之力。”钱伯瘟立刻写下一份契约,在锦衣卫详细查验了人头数量之后,填上了数额。

  足足有八百多两银子,签字画押的时候,于百药的心都在滴血。

  捋了捋胡须,强自平复内心的愤怒,于百药强颜欢笑道,“还不上茶!”

  钱伯瘟满眼鄙夷地扫了一眼于百药,“那是另外的价钱。”

  “……”于百药:我特么掀了你的店铺你信不信?

  就在此时,一群学生走了过来。

  “诸位小相公,今日来得好早啊。”钱伯瘟不再理会于百药等人,迎了上去。

  “今日检校、辩论,岂敢迟到?”学生们一一和钱伯瘟打招呼。

  “钱某六试不中……”钱伯瘟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国家的未来,就靠你们这群栋梁之材了。辩死他们,不用给钱某留面子。”

  “钱先生说笑了,我们尽力而为。”

  “对,我们不会给书院丢脸的。”

  “四书五经我们或许比不过他们,但武艺骑射……他们都是垃圾。”

  “钱先生,我们这就过去准备了。”

  “别着急,每人一包牛奶糖。检校及格每人奖励一匹草原马;辩论赢了每人奖励一套文房四宝。”

  钱伯瘟对着一个小二招招手,小二立马端过来一个绑着大红花的箱子。

  打开之后,里面是一个个红色的礼盒,里面装着各种糖果。

  “谢钱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