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一个祖宗教出来,根本就破不了招

  看过公文,赢世民终于长出了一口气。

  很想说一句,杀得好,干得漂亮。

  可最终还是没能说出口,而是让常涂当众宣读奏疏。

  三份公文分别来自蓝田锦衣卫、青州府衙、岳明书院院长孙士行。

  里面详细说明,是青州府出现了大量倭寇和海盗,恰好蓝田锦衣卫路过,便请求蓝田锦衣卫帮忙剿匪。

  因为事发突然,战机一瞬即逝,来不及请示朝廷,特写奏疏为蓝田锦衣卫澄清事实。

  此地剿匪,蓝田锦衣卫轻伤四人;

  青州百户所把守城门,重伤二十六人,轻伤二十一人,战死十八人。

  共计斩杀倭寇五十二人,海盗一百二十人,可谓是大获全胜。

  奏疏中还强调,是岳明书院的院长孙士行,发现其弟和倭寇海盗勾结,企图协助海上的倭寇里应外合,彻底荡平蓝田水师。

  幸好孙士行在家国天下面前选择了大义灭亲,第一时间向府尹夏文成检举孙士刚的罪行……

  太极殿内一片哗然,那些弹劾李北玄的御史们懵逼了。

  他们相互对望,内心一万只草泥马在奔跑: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赢世民看向刑部尚书李通古,“刑部、大理寺、锦衣卫,立刻抽调人手前往栖霞城,所有涉案人员,该杀杀该关关该流放。所有立功人员,由吏部、吏部酌情封赏。”

  “吾皇圣明!”百官齐刷刷地躬身行礼,高呼万岁。

  御史们就感觉哔了狗,虽然不情愿,但也只能随波逐流,为赢世民拍手叫好。

  “陛下。”姚简缓缓走出队列,“老臣手里的申请,是岳明书院院长孙士行送来的。”

  “爱卿,展开说说。”

  赢世民满眼好奇,士族掌控的书院怎么承认国子监教育一哥的地位了?

  别说赢世民了,其他人也搞不懂这是怎么回事,孙家难道背刺孔家了?

  姚简清了清嗓子,开始宣读申请里面的内容,大概意思就是岳明书院想要推广儒学,所有生员在国子监重新登记在册,并请求国子监委派司业使,主管教务和训导工作。?

  说白了就是,孙士行向李北玄投诚了,岳明书院从此脱离士族,推行新学。

  所有生员不再通过孔家报名科考,直接对接国子监,承认国子监带头大哥的身份。

  因为是推广新学,所以截留生源问题也就不复存在了。

  赢世民瞪大眼,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那可是孔家的地盘,孙家和孔家又是姻亲。

  孙家在栖霞城盘踞几百年,早已根深蒂固……

  李北玄带兵路过,竟然砍掉孔家的左膀右臂的?

  大殿中,又是一片哗然。

  孙家离经叛道,背叛孔圣人了?

  这怎么可能?

  然而,事实摆在眼前,众人又不得不信。

  大学士孔颖达,孔府现任带头大哥。

  虽然他看不起自己现如今的家族,可当听说孙家背叛也是一脸懵逼,总觉得这一切来得太不真实了。

  “陛下,孙士行还在申请说,推行新学不是对孔圣人的背叛,而是为儒学讨回一个公道。”姚简顿了顿,“此人和李北玄的想法是一致的,他们不是反对圣人之言圣人之事,而是要正视百家学术,要好好地研究总结。圣人之所以是圣人,是因为他们很多想法都是对的,可是经过独尊儒术之后,很多圣人之言都被扭曲了,不符合现如今的社会发展趋势。先秦之后的儒学,已经不是先秦之前的儒学了,而是士绅地主们为压榨百姓精心包装后的儒学。新学的最终教育目的,是还历代圣人一个清白公道。”

  申请里面说没说这些?

  答案是否定的,这都是姚简瞎编的,为的就是让新学有更大的格局,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毕竟是一家人,当老丈人的还能不护着自己的好贤婿?

  几句话,就堵住了那群御史的嘴巴。

  唯独孔颖达神色复杂,内心五味杂陈。

  没有人比他更懂儒学,他也知道儒学面临的是什么样的困境。

  可最终,孔颖达也不敢去戳破那层窗户纸。

  如果他站出来,那就是在质疑自己的祖宗,会被世人所唾弃。

  现在,李北玄站了出来,新学崛起恰好给了他一个契机。

  辩论的时候,孔颖达也人群里,那时候他才真正地关心新学。

  他早就承认,李北玄是半个圣人的存在。

  为什么是半个?

  因为另外半个,要等李北玄死后才能追封。

  活着的人,是不可能成为准圣人的。

  可因为孔震的事情,孔颖达心里犯膈应,一直落不下面子去蓝田书院请教一二。

  现在,这层窗户纸彻底被捅破了,索性孔颖达也放飞自我了。

  “陛下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