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276因为哲通,过上暖冬
大学,最后大学毕业后留在了这里。
凭借知识,虽然没有改变更多的事情,但至少实实在在的改变了师文滨自己的世界。
他开始慢慢的有能力,不光是在金城当地立足,而且还安家落户了。
现在已经三十多的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和妻子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对于其他人来说,这也许意义不大。
但对于师文滨来说不一样,他的孩子以后大了别人问他是哪儿人,他可以放心的说出自己是金城人。
但如果别人问师文滨自己是哪儿人,他一定会回答他是来自合西县的陇王庄里,那是他的家乡,也是父母所在的地方。
父母年纪大了,腿脚不便,几次师文滨都是想着接他们老两口来到城里“享福”,也不用他们做什么,平日里就好吃好睡。
白天出去遛遛弯,去公园和其他老头老太太一起跳跳舞或者是下棋打牌什么的随便他们。
但师文滨的父母说了,这样的话他们来到这金城市里可不是享福,是来遭罪了。
老两口一辈子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状态,突然让他们去到城里住也住不下去,他们是属于田野上的,属于山坳里的。
属于老家院子里那棵柿子树下的。
城市不属于他们,他们也不属于城市。
想到这里师文滨心头就泛起了思念,再过些日子等天气再冷一点,估计老家院子里那棵柿子树也该挂上硕果了。
红彤彤的柿子到了冬天,摘下一个放在家里的小火炉上。
啥也不用干,就放在铁炉子上。
温度慢慢的升上去,柿子皮连同着底座会被烤的发黑,但这时候剩下的大部分柿子也就热乎了起来。
小时候的师文滨家里没什么条件,他就喜欢在冬天的时候盼望着吃柿子。
拿着小勺,一勺一勺的舀着吃。
经过霜头击打的柿子,吃起来格外的甜蜜。
那一个个柿子让师文滨度过了一个个虽然不怎么富足但足够美好的童年。
眼下这秋天就快要啊过完,每年冬天的时候也成了自己最思乡和最记挂老人的时候。
因为冬天了,一切都不怎么方便,师文滨老是担心两个上了年纪的老人照顾不好自己,而且房间里面晚上烧炉子可不安全了。
每年的冬天,几乎没有例外过。
师文滨他们那个县绝对都能出现那种煤烟中毒的事情,这事儿让师文滨自己也担心的很。
每年到了这两天,家里的天气比这城市更冷一些就会把炉子点着。
所以师文滨总会给家里去电话叮嘱这个事情。
但好在今年师文滨不用担心这个事情了。
因为一个叫哲通电力的电力公司居然给他们家里,也就是有那棵柿子树的老家院子里通上了电力。
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师文滨简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毕竟自己的家乡是个什么地方自己再清楚不过了,那个地方比较偏僻,就在山坳上的一个小村子。
整个村子加起来不过十几户人家,人口算上师文滨他这种已经来到城市居住的都不过才五六十人。
常年留在村里的不过二三十人,其中就包括了师文滨的爸妈。
就这么几十个人,最近的镇子距离老家都得骑个摩托车骑上半个小时的路程,这种情况居然有电力公司主动上门?
这一时间都让师文滨怀疑是不是父母遇上了什么骗局。
比如什么光伏发电的,这种事情在他们那里以前也出现过,说是什么占用他们家的楼顶用太阳能光伏发电不用他们出钱。
反而发出来的电家里也能用,关键是多出来的电以后还并到电网里面他们回收。
一般这种时候最后这些公司总会有一个理由,那就是这些都是免费的,唯一收费的项目就是光伏板需要收费。
但投资个几万块,回头多发个几年电成本就收回来了,剩下的则是他们纯赚。
当时就有不少老乡都在这事儿上面着了道,一个个的选择了光伏发电。
交了钱,那边的人安装光伏发电板,刚开始的时候总会是很顺利,大家也都挺开心的。
毕竟这些板子什么的也都不错,家里也用上了电力。
但这些光伏发电板的质量根本支撑不了后续,一般来说用几个月就会出现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等了半年后几乎没有一家的光伏发电板能正常使用的。
这个时候再联系那些光伏发电公司的人也联系不到,就是一个纯纯的骗局。
所以师文滨也在担心是不是这样。
为此师文滨还专门回家了一趟看了看。
好家伙,这一次师文滨是相信了。
因为人家这是正规的电力集团,在当地直接建立了供电站,另外还为当地建立了供电网络。
就比如师文滨自己家,从村子的供电站出来,人家直接把电线拉到了每家每户,这没让他们出一分钱。
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