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所长

  深秋时节,太阳从山后露出半张脸的时候,小石村的村民已经干了许久的活。

  除了在神龙坡帮工的人,村里各家各户开始准备过冬。

  漫长的冬季,首要的就是准备足够的粮食过冬。

  在往年,秋季收获的粮食交完赋税以后,村民们就会去米铺将新米换成陈米和灰面,尽量让家里的粮食储备多一些。

  即便是如此,到了冬季依然要尽一切可能节省粮食,不仅每天的餐食只有早晚两餐。

  而且,因为冬季万物凋零,山上采不到野菜,只能将自家地里种的青菜加一些在锅里,煮成稀薄见底的稀饭来填肚子。

  除了粮食,村里人还要在冬季来临前加固屋顶,储备燃烧取暖的柴火。

  遂宁县的冬季,下雨的时间格外漫长。

  在有些年月,绵绵细雨能从秋收后一直淅淅沥沥的下到来年开春。

  漫长的雨季,如果屋顶不牢固,腐烂的茅草屋顶就会漏雨。

  这年月的农户可没有几个人家里有厚被子保暖,凌厉的寒风,真能将人冻死在床上。

  小石村今年与往年不同。

  这几个月,村里人先是采药草,后来又给蒙小华帮工,各家各户的米坛子里比往年都要多了些粮食,加上地里的青菜,熬过冬季问题不大。

  尚未进入冬季,蒋洪瑞就提醒各家各户打草帘,相互帮着加固屋顶。

  有余力的家庭,则是砍了柴火,在自家附近堆成高高的柴火垛,用草帘遮盖起来,保证冬季的时候有柴火烧。

  春杏带着弟弟妹妹将药梦崖的竹屋收拾干净以后,潘仁就被徐大柱和徐二柱送到了竹屋里。

  和他一起被送过来的,还有一床薄被子。

  当然,蒙小华给的薄被子也和潘家的被子不一样,里面可是用了实打实的棉絮。

  村里人的被子里,要么填的是芦花,要么干脆就是塞的稻草。

  竹屋里的竹床被擦的干干净净,潘仁被放在床上以后,好奇的打量着四周。

  他以前听钱桂芬念叨过,和离之后,蒙小华就带着四个小的住到了药梦崖下,还自己搭了竹屋,想必就是眼前这屋子了。

  正思索间,潘山走过来对潘仁道:"爹,我娘说了,你暂时就住在这里,以后我们每天还是会给你送饭过来的。"

  潘仁看着这半年长高了不少的潘山,温和的道:"小山,谢谢你了,这里就是你们离开潘家以后住的地方吗?"

  潘山闻言,露出回忆的神色道:"是的,那时候我们被赶出来,娘就带着我们来了这里,渴了就喝泉水,饿了就吃上山采的野果子,身上脏了就在那条小溪里洗澡……"

  随着潘山的描述,潘仁仿佛看到了蒙小华母子五个当初孤苦无依,靠着山泉和野果度日的场景。

  他默了默,声音嘶哑的道:"对不起,我不是一个称职的爹。"

  潘山听到潘仁的话,露出一抹阳光的笑容,不在意的道:"没关系的,多亏了外公他们,我们在这里没有住多久就搬到了新房子去住,我和小峰还有了自己的房间,再也不用被他尿床弄醒了。"

  这时,潘峰从外面进来,听到潘山的话,不满的道:"哥哥,你说我坏话,我已经长大了,很久都没有尿床了。"

  潘仁闻言却陷入了沉默,心里默默的重复着潘峰的话:"长大了,长大了……"

  他早已忘记潘山和潘峰什么时候长得这么高了。

  似乎,他对两个孩子的记忆还停留在淌着鼻涕问他要糖果吃的年纪。

  可惜,那时候他每个月的工钱基本上都给了钱桂芬,自己留不下几个钱,买回来一点吃食也被钱桂芬拿走,说是孩子们饭吃得饱饱的,留在他那里日后给孩子们甜嘴儿。

  春杏和秋妤一人抱了一捆干稻草,将竹床铺了厚厚的一层。

  潘仁见几个孩子将竹屋整理好,闷闷的开口问道:"大丫、二丫,你们怪我吗?"

  春杏看了看消瘦了许多的潘仁,强挤出一抹笑来:"爹,我不怪你的。嗯,村长爷爷给我和妹妹取了名字,我叫春杏,妹妹叫秋妤。"

  "春杏、秋妤……"

  潘仁闻言喃喃,却不知再说什么。

  ……

  夜里,听着外面呼呼的秋风,潘仁缩在被窝里思绪万千。

  当时他怎么就听了娘的话,不仅听娘的话与蒙小华和离,还让她净身出户,带着四个孩子被离开潘家。

  当时被赶出潘家,蒙小华的心里应该很苦吧?

  若是换做他,能带着四个孩子过上如今的日子吗?

  他这么听娘的话,处处维护她,到头来,却被亲娘无情的抛弃了。

  若不是有蒙小华和几个孩子,他是不是就要被潘家的人扔到山上自生自灭?

  ……

  蒙小华找来建工坊的工匠,和一些帮忙的村民,在学堂旁边新平整了一块地。

&e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