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
第61章
周渔就知道, 刘厅长能看出来她的想法,她费这么大劲儿,自然是想参与进来!
可没想到, 刘厅长一下子就给她个组长干, 周渔是真挺意外和感动,为刘厅长的敢用人, 也为刘厅长的信任。
不过,这种事不能仅凭感动,如果是让她当个小组员,去那里帮着大家收集情报, 促成交易, 她这会儿一定立刻高声答应了。
但现在她反而想的要多。
周渔没说行不行, 是这样回答的:“这是我求之不得,一方面给外贸事业出份力, 一方面也是让长见识。但我也有顾虑,您看,我就是个个体户。有些话不能明说, 但实际上是真切存在的。”
“厅长, 我们个体户不受人待见。社会上都认为我们是无业游民才干的,好多人还说我们是街溜子。您让我当个跑腿的帮忙, 大家可能没意见,可您让我带队干活, 手下都是咱们省厅的精壮, 这个队伍不好带啊。”
刘厅长既然敢说, 就知道有这个问题。他没想到的是,周渔如此冷静,他赞赏地看着这个年纪不大的女孩, 真是后生可畏。
他点头道:“你说的的确有道理,刚刚我也考虑过,只让你进入这个商情组。可我认为,你的观念是超前的,同样的商情,你能利用的一定比没有商业经验的同志多。你来当组长才能发挥最大的潜能。”
“至于你说的队伍不好带,不用怕,我给你派个助手。”
他指了指旁边的小王秘书:“王宇,我的秘书,他兼任商情组副组长,你觉得怎么样?”
显然这是临时决定的,王宇脸上闪过了一丝意外,但随后也是惊喜——不同的人想法不一样,站在不同高度的人,看到的事情也不一样。
别人都觉得周渔是个干得比较大的个体户,但王宇却知道,在全省范围内,周渔也是最优秀的。跟着优秀的人,还是顶头上司看好的人干事,一定会学到很多东西。
他立时笑着说:“组长,有事儿您交给我。”
这相当于刘厅长给周渔保驾护航,周渔还能说什么,笑着说:“那我就大胆一次。”
刘厅长哈哈大笑:“放心吧。”
这会儿早就下班了,商量完周渔就离开了——秋交会十月举行,这个商情组即便要抽调人,也要到九月中下旬了,这会儿并不急。
倒是关了门,王秘书说:“厅长,您对周渔这么重用,恐怕又会引起议论!”
这倒不是空口捏造,而是早已有之,第一次是周渔和门市部上了南河日报,就有人反对,不过那会儿刘厅长刚刚批评了大家对市场经济不懂行不学习凭经验处事,所以只是私底下有人议论。
第二次就是一号店,明明周渔的开店资格是香江展鹏集团提出的附加条件,可愣是也按在了刘厅长的脑袋上,说他一脑门子个体经济,一个厅长钻钱眼里了,早晚要出事。
这次,周渔直接进了广交会的队伍,还当了组长,肯定又有人背后说屁话。
刘厅长并不在意:“无能之人才在背后说闲话,无能之人才害怕别人说闲话。你要记得有能力的人就要尊重,不用管她的年龄身份甚至是性别。”
商情组要到九月中下旬才开始准备,至于那16家企业,周渔的主意给出了,也答应了随时联系,不过,改进总是要时间的,她一时就闲了下来。
这会儿正暑假,周渔去年过年的时候,本身答应了周朵,带着人家去省城逛一逛,结果因为忙,只能托周远征带着去了一趟。
但终究是食言了。
所以这次,周渔想带着周朵去了一趟京市,至于林巧慧,周渔也是一起邀请的,可惜的是,如今的林经理工作干得风生水起,根本没空。
周渔下午五点就到了家,她晚上七点才回来,在村委忙着呢。
等着进了门,周朵兴奋地跟她妈说:“妈,姐说带咱们去京市,看升国旗,逛街吃好吃的。”
结果林经理是这样说的:“难得她有时间,你跟着去吧。我就不去了。”
周朵都惊了:“你为啥不去啊。”
林巧慧说:“我公司一堆事儿呢。小王庄和上林村都准备加入咱们,种植蘑菇,我正跟他们接洽呢。忙死了。”
这小词用的,那真是老专业呢。周朵都忍不住扭头跟周渔挤眼睛,意思是你看看咱妈。
不过林巧慧的变化真的挺大的,刚富起来的时候,周渔就给她买了大衣羊毛衫,她倒是穿,但就为了显摆,周朵悄悄告诉过周渔:“妈还专门跑到爷爷家转悠了一圈。”
周渔倒也不担心周图强一家会怎样,自从周渔带着全村种蘑菇开始,周图强就发现,只有抱大腿才有好处,就老实了。
而且,周渔发现了,这种人也有自己的精明,他们都知道周渔厉害,所以从来远远见了她都躲着走。
——从周渔谈下了10万斤蘑菇批发开始,她就没在私下场合见过周图强一家人!
周渔对自己这种制霸效果,倒是挺满意的,她既没有兴趣天天跟周图强一家人勾心斗角,也没兴趣听他们一家人溜须拍马,有这时间不如挣钱呢。
而他们对林巧慧和周朵又是另一种方案,一边道歉一边夸,时不时还要问问需不需要帮忙,用周朵的话说:“妈穿好看的衣服本来想显摆显摆的,结果爷爷他们夸的太露骨了,妈都不去了。”
但平时的时候,她还是朴素的打扮。
直到当了经理后,她就不一样了,那天还跟周渔说呢:“你也给我买件白衬衫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