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暖也讲累了,让她们自己学习,不懂的回头再问她。

  “少奶奶,奴婢扶您回去歇歇。”丁香上前持着春暖回内院小声禀告:“少爷一直在屏风后面听您讲学。”

  “他今日怕是太闲了。”

  所以在庄上也麻烦,赵明华有事儿都做不了,只能在这儿陪着她。

  要依着春暖的意思,让他忙去。

  结果赵明华并没有出门,说外面兵荒马乱的,出去不安全。

  一听这话,春暖再不提让他出门的事儿了,毕竟,什么都没有安全重要。

  事实上,赵明华是担心春暖在庄上不安全,一步都不敢离开。

  因为有人趁兵荒马乱的机会,打着蜀王或三王爷兵马的旗号专门去抢大户。

  那些大户苦不堪言。

  别的不说,据说肖氏大族前两天都遇上了。

  肖氏大族族长住的院子被翻了个底儿朝天,存粮被十二辆马车运走了。

  肖家码头肖老三带人回来都没能赶上,族长气得病倒了。

  请的还是陈大夫去看诊。

  要依着赵明华的意思都不让陈大夫去。

  但是父亲不允许,他说人家来请大夫看病人,病人不管男女也不论亲疏远近,哪怕以前是仇人呢,只要来请,身为大夫都应该去。

  陈大夫看诊后回来说是急火攻心造成了中风,左边偏瘫了,语言和大小便失禁,肖氏大族的族长要换人了。

  肖春暖坐下喝了钟婶子给炖的酸萝卜老鸭汤,整个人都觉得很舒服。

  没想到赵明华又给她说了肖氏大族的事儿。

  “我可以大笑三声吗?”

  真的,春暖觉得这就是报应。

  “当初他们为了不让我们好起来,安排人来抢我们,祖母就是这样活活被他们气死的,现在他们也被抢了,族长被气成这样,这就是报应。”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你是一点儿也不担心肖氏大族的族长之位落在谁手上?”赵明华道:“族长的那几个儿子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儿,特别是老大,老三和老六,都有拼一把的实力。估计着,他们要乱起来了。”

  “那与我们又有什么关系?”肖春暖心想别怪我不厚道:“我现在盼望着他们越乱越好,最后能四分五裂更大快人心。”

  “虽然同为肖氏,我们从蜀地回来的第一天就被除了族,现在,我们这一房人是另外的肖氏一族。现在在昌州算不上什么,但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也是时机不到,时机到了,若不然春暖都想落井下石,趁机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肖府当年在京城没少扶持,肖氏大族的祭田、山,还有修大院给的银子,如果都能拿走,他们只有一个空壳子。

  “确实是这样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比如这次,你猜这次京城派来的平定叛乱的将军是谁?”

  “是谁?”

  京城的武将大部分春暖也知道名字,但不认得人。

  只不过,盼望着千万不要和肖家有仇。

  否则,完全有可能公报私仇踩上一脚。

  现在的肖家刚喘过气,正在苟且发展的时候,若是再被人弄一下,真怕再次跌落坑底。

  “是夏广成,夏将军。”

  什么?

  居然是大姐夫?

  嗯,没错,虽然素未谋面,但是从长姐的家书中知道夏家对她对盼盼都特别的好,夏广成这个姑爷的身份自然被肖家人认可了。

  “是的,听说皇上钦点了楼将军,结果楼将军回府的路上惊了马,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肋骨,最后是夏将军主动请缨前来蜀地平乱的。”

  “惊了吗?”

  春暖听到这个理由都要笑晕了,一个武将惊了马会从马车上摔下来摔断肋骨?

  这是她听过最好笑的笑话!

  如果都像他这般的本事还能当上将军,大夏的边境都可以不用守了,敌人可以直接长驱直入!

  “蜀地离京城路途遥远,而且蜀地山多路险,路也不熟,最容易遭埋伏,所以,想要平定内乱谈何容易。”

  赵明华觉得夏广成这次主动请缨有点鲁莽了,他是不知道蜀地的路有多难走。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叛军都是蜀地人,路熟行走起来如履平地,随便哪一座山都可能会是一座埋伏。

  夏广成以前在边境,不知道这其中的弯弯绕绕,跑到蜀地来平乱,真正是勇气可嘉,其行却不取。

  春暖都能想到的问题,朝堂上那些老狐狸岂又不知道呢。

  肖春玉听说将军将出征蜀地,又是担心又隐隐几分窃喜。

  一边给夏广成收拾行李,一边叮嘱。

  “放心,我肯定会平安归来的。”

  夏广成是真舍不得离开娇妻,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