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
第61章
这事极难处理。即便连宋香巧也想不明白,梁家洼人自食其果,现在想挽回局面,那他们自己想办法就行,姜崖为什么要撮合两个村合作?
说是合作, 其实这是让梁家洼享受金竹村马上就要成熟的成果。
村民们听到消息后,群情激愤,纷纷来村支部找她讨要说法。以前不管是修村路,还是建景区,或者搞农家乐,哪怕事情再难办,她也总觉得姜崖说得对,做得对,她就是嘴皮磨破,鞋子磨破,也会坚持劝说大家伙同意,把事情执行下去。
可这一次,她怀疑了。村民们说得很有道理,她甚至一句反驳的话都说不出来。可这么长一段时间来,她深知姜崖公正公平,做事扎实,心思缜密,这么说肯定也有他的道理。
苦想了一夜,她跑去乡政府找姜崖, 却扑了空。
王学海说姜崖去县城找城投的总经理谈事情。宋香巧一听更慌了,她把王学海拉到一旁, “学海,你给姐说个实话。姜崖到底心里怎么想的?要修从我们村去梁家洼的路,我们村可是有人说哪天开工,哪天他就要躺到推土机下面。”
王学海叹了口气,“是你们村的竹兴文说的吧。”
“还有安庆生。”
“哎呦,他们两个不是死对头吗?”
宋香巧苦笑一声,“说的是啥!只要他们两个联手反对的事情,说明阻力是最大的。”
王学海抿唇想了想,“姐,你就想一件事。姜崖什么时候把事情办砸过?”
宋香巧愣了,“你意思是?”
“别急嘛。”王学海给她倒了杯水,“再等等。给姜崖一点时间。”-
宋香巧在家等了足足一个星期,等来了乡政府的通知。所有竹坑乡村领导班子以及村民代表到乡政府开大会。
全乡大大小小一百多个村,到会人数几百人,乡政府的会议室压根坐不下,索性把会议挪到了院子里。大家你挤我我挤我,把整个院子填得满满当当。还有看热闹的村民直接坐在乡政府的墙头,以及院墙外的树上,笑呵呵地看好戏。
竹兴文和安庆生双双坐在宋香巧旁边,坐在第一排。梁有仙和梁才旺一脸讪讪坐在第二排,梁才旺倒是想给金竹村的打招呼,可对方全程黑脸,他举起的手又默默放下来。缓过劲来的梁有仙这次脊梁挺得很直,气定神闲地坐着,姜崖的话让他吃了秤砣,现在该生气的是金竹村,而不是他。
葛兴国坐在主席台,姜崖和徐洪福坐在他的两侧。
葛兴国先开场,“咱们这次把大家伙叫到这里,是想谈谈咱们乡今后的发展方向。”
他说,竹坑乡在全县十三个乡镇里,就属竹坑乡人口最多,也是山最多,路最烂,人最穷的乡。他这话一抛出来,好多人不乐意了。
也是。真话难听。
“咱们乡人最多,可有劳动力的人宁愿出去打工,也不愿在家种地。为什么?”葛兴国眸光沉沉,“种地不挣钱。累死累活在地里刨,一年连娃娃的学费都交不起。更可惜的是,现在很多刚满十五岁的娃娃们都被大人打出去打工。”
葛兴国最近头疼的另一件事就是乡里的学校招不来学生。很多孩子勉强上完初三就跑到外面去挣钱,尤其女孩子这种情况更多。学校招不来学生,原本就发不下来工资的老师更坐不住。
“这次我去县里开大会,各个乡都在搞发展。有的乡搞特色种植,有的乡距离市区近,把地圈起来搞工业园,有的乡搞养殖,咱们乡该往那条路走?”
他这个问题跑出来,立马引起大家议论。
竹坑乡一穷二白,距离县城最远,交通不便,又没钱,又没人,常年在全县排倒数,去县城里一提起自己是竹坑乡的人就被人瞧不起。
“咱们也不是一无是处,”葛兴国喝了口水,“咱们乡环境好,空气好,种出来的东西有营养,我这次去县城,宣传部的人说咱们乡一百岁以上老人有好多位,可以去省里申请长寿之乡……”
大家对长寿之乡这四个字非常陌生,不知道这个称号能有什么意义?
姜崖接话解释说,长寿之乡可不是谁都有资格申请。只有百岁以上老人占全乡人口比例达到要求后才被授予这样宝贵的称号。说明竹坑乡有好山好水,适合养老。
他提及现在日本在70年代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成为社会的重大议题。如何能让老年人晚年生活更幸福,让他们获得更优质的生活环境,直接促进了养老产业的发展。
若是竹坑乡能获得长寿之乡这个称号,竹坑乡的空气都能卖钱。
他其实并不想把这件事说得这么浅显,可这句话却实实在在在众人心中炸开了锅。
空气能卖钱?这是多么可笑的事。空气是最不值钱的,但凡人活着,就能呼吸。哪怕兜里没一分钱也能呼吸。
姜崖看出大家的疑惑,他提及一个概念:负氧离子。
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越高,对人的身体约好。他请专家来竹坑乡测量过,随便找个地方,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就有2万个,是城市负氧离子含量的好几十倍。
这意味着什么?外地人来竹坑乡多呼吸几口气,就能获得极大的身体能量。
负氧离子含量这么高,得益于竹坑乡的好山好水。
竹坑乡未来不可能发展有污染工业,只能发展依赖山水资源和地域文化资源的旅游业。现在金竹村马上要开园的□□洞景区就是先行示范。
话题提及金竹村,宋香巧以及竹兴文和安庆生立马脸上有光,腰板也挺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