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50

  第141章

  郑孟贤拿着信找了沈应, 与他说了这信中诸多疑点。

  沈应也是焦心不已:“我了解许太傅,正如国公所说,他绝非负德背义之人, 这信有问题。依国公看,这是太傅的字迹吗?”

  会不会是许瑞章遭遇到了不测,钟北尧叫人冒名顶替写了这么一封信?

  郑孟贤又读了一遍,既喜且愁,“确是太傅的字迹,连遣词用句的习惯都一般无二。”

  喜是因为知道许瑞章还活着, 愁是不知道他究竟发生了什么。

  “既然如此,”沈应踟蹰道:“那便只有一个可能了——许太傅或许遇到了危险, 以此种方式向我们求助。”

  他大概率被软禁,连书信都被监控, 所以才会以如此迂回的方式传递消息。

  郑孟贤叹了口气:“这也是臣最担心的一点。”

  怎么办?

  他们远在盛京, 钟北尧兵强马壮,他们能为许瑞章做些什么?

  “报,启禀殿下, 平阳侯李成德、兵部尚书张宗为、户部尚书曹其峰三位大人求见。”

  郑孟贤与沈应对视一眼。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他们还没商讨出该如何将许瑞章救回, 眼下又多了件麻烦事。

  ——虽然不知道这三人来此的原因,但多半不会是好事。

  沈应深吸一口气,揉了揉眉心,忍着心忧暂时将许瑞章的事按下,疲惫道:“有请。”

  郑孟贤看了他一眼,躬身微微一礼,轻声道:“殿下,苦了你了。”

  “哪里的话?”沈应挤出笑容:“我沈家的江山, 我岂能放手不管?倒是国公才真正辛苦,我代表大雍,代表沈家,多谢国公。”

  李成德几人已经进门,打断了他们的相互陈情。

  “臣等见过晋王殿下,国公大人。”

  “免礼。”沈应面色温和,那丝疲惫已经被掩盖得严严实实:“三位大人联袂而来,可是有要事?”

  李成德躬身:“劳晋王殿下通禀,臣等想求见陛下。”

  沈应不动声色:“陛下龙体为上,何事打扰?”

  李成德道:“还有三月便是万寿,陛下年幼,本不该大办,然而今岁陛下二十及冠。寻常人家冠礼尚且三复斯言,何况天子乎?”

  沈明烛生在秋末冬初,如今已过三伏,离他的生日还有不到三个月。

  皇帝的生日本就是大日子,更何况二十及冠,李成德等人想用这个理由见沈明烛实在再合理不过,沈应都没有理由驳回。

  郑孟贤道:“平阳侯所言有理,我等稍后求见陛下,定会提起此事,恭请陛下定夺。”

  李成德直起身子:“为何还要稍后?陛下之事刻不容缓,不如同去?”

  沈应定定地看了他一眼,平淡问:“爱卿这是什么意思?”

  “殿下,恕臣斗胆,您毕竟不是陛下。”李成德笑容强硬,步步紧逼:“陛下已经静养太久,臣恳请陛下出面,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赵武安也附和:“不敢打扰陛下静养,臣等只求一见。”

  郑孟贤一颗心渐渐沉了下去,心知沈明烛消失太久,已经引起了怀疑。

  沈应依然表现得镇定自若:“诸位担心的也有道理,这样吧,待本王先行问过陛下,陛下同意之后再召见尔等。”

  “殿下……”李成德还要纠缠,沈应冷下脸打断:“怎么?尔等是要逼宫不成?”

  这罪名太严重,李承德俯首:“臣不敢,臣惶恐。”

  沈应挥袖,怒斥道:“退下。”

  “这……是,臣等告退。”李成德又是一躬身:“陛下那边,便劳烦殿下与国公了,臣等久不见陛下,心中难安,还望殿□□恤。”

  李成德三人离开了。

  沈应又是用力地揉了揉眉心,“国公坐吧。”

  郑孟贤也不和他多客气,腿脚发软瘫倒在椅子上。

  这次虽然暂时敷衍过去了,但他们俩心里都清楚,李成德已经起了疑心,再有下次,他们不会这么容易糊弄。

  该怎么办?

  两人静静沉默了许久,半晌,郑孟贤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瞒得过一时,瞒不过一世,陛下迟早要现身的。李成德有一句话说的没错,陛下久不出现,难安四海民心。”

  沈应看向他:“国公可有良策?”

  郑孟贤轻声道:“殿下这些时日于国事已然得心应手,臣斗胆——殿下可有意江山?”

  这话一出,房间内再次陷入了沉默。

  郑孟贤本该更早就提出这个想法,他不是迂腐的人,不介意这所谓的母族血缘。

  而沈应在宗法上的合理性虽略有不足,但也并非没有操作余地。

  可小皇帝的死横亘在他心口,叫他始终难以轻易说出。

  沈明烛是为国而死,幼时因他们无能,受制于韩如海,不得不装出一副无心朝政的纨绔模样。

 &em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