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套钱
“对的。”顾砚声说道:“发行债券的事情还在继续,商人比较踊跃,汪先生的支持者着实不少,上海的南京的江苏的,哪都有,也就是别的地方太偏远,要不然我估计广州都能有人跑来认购。
而在发行的过程中,也有商人跟我提了提意见,希望我转呈给周部长您。”
对于商人踊跃给钱的事情,周部长肯定高兴,脸上笑意很浓,而对于意见,那就心情愉快的听着。
“你说。”
“是这样,目前的态势,他们觉得日本人还是太严厉了,有些人也是希望汪先生的政府成立以后,能为他们在日本人那边发点声,让他们的日子好过一些。
据他们说,现在日企对他们的打压实在是有点太过了,很多商人受不了跑了,跑去香港,跑去重庆,现在他们留在上海的这些商人,也算是有点门路,各方面都有点关系。
但就是他们这些人,也就到混口饭吃的程度,离想再扩大展业,拉动经济,那是千难万难,甚至可以说不可能,因为朝不保夕。
他们给我举了个例子,一间投资了30万大洋的棉纱厂,在战前,一年就能回本,而现在呢,每个月也就维持个不亏,这还是他们有人脉的情况下。
局势动荡,回本遥遥无期,所以他们就没有意愿再开新厂。
赔本的生意没人做,我听了以后觉得他们说的也有道理,日本人治下的上海经济有多差,您这些日子应该也看到了。
我们新政府成立,总得改善经济,拿到税收吧?
所以,就跟您说下这个情况,我觉得也不能把他们都赶到香港重庆去,您觉得呢?”
周部长听完笑道:“这件事你不用担心,事实上这一点我和汪先生已经考虑到了,在之后的谈判之中,会和日本人谈论这件事,把所有工厂的管理税收权都收到我们的手里。
日本人其实也是有这个意愿的。
政府的运作,军队的军费都需要花钱,日企现在这样克扣华资工厂的钱,要是在日本人自己的治下,那就是左手倒右手,肉烂在他们自己锅里。
无非就是本该属于日本国库的钱,到了一些日资企业的手里。
而等我们建国以后,如果这些钱还是到了日企手里,我们没收到,那日本的国库就还得再给我们拨一笔款充当军费。
这是他们的内阁绝对不能承受的,尤其是大藏省,绝不会坐视不管。
所以在之后的谈判里,这个问题一定会被解决。
华资企业的管控,物资的流通都会回到我们的手里,这是日本人自己国内的格局决定的,日企也阻挠不了。”
顾砚声谦虚的笑:“一言惊醒梦中人,汪先生和周部长考虑的周到,商人算是有福了。”
周部长无所谓的摆摆手笑:“他们提的建议很好,还有什么建议么?”
“有啊。”顾砚声点头道:“当时他们跟我提及此事,还说了一点,如果这个问题能解决,他们愿意扩大生产,而扩大生产需要资金,与其去日本银行里贷款,不如把这个利钱让给将要成立的中央银行。
他们的意思是,他们愿意支持中央银行,就是希望中央银行的利息能给他们优惠点。”
这就到周部长的自留地了,出面来上海谈判的第一大事就是要抓财权,中央银行那得握在自己的手里。
想了想说道:“你跟他们说,开办工厂是利国利民的事,对于他们的支持,我代表汪先生非常欢迎,中央银行一定会给他们优惠的贷款利率。”
本章完